招生預約

【太極與氣養生班】第十四期報名
報名開跑,
2019年1月17日開課歡迎大家踴躍參加,一起來學習太極拳與氣功的奧秘,養生防身與健身!請點【報名連結】

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

提手

「提手」,又稱「提手上勢」,在楊式太極拳中,與「蛇身下勢」同為「單鞭」之後的主要變化。「提手」是很明顯的「採」勁應用,可以演變成「關節技」「履」。在詳細介紹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絲柔小姐的示範:
  1. 右手原空位,左手原體位,身體往右轉。
  2. 右腳收回,腳跟點地,重心完全放在左腳上。
  3. 兩手在身前會合,像是兩手拿著長棍的樣子。
鄭曼青師祖建議大家多多練習「提手」的站姿,可以強化腿部肌肉和站樁的功夫。

現在我們來談談這一招的應用。這一招動作很簡單,在某些傳承中甚至將它看作是「右靠」的前置動作,不過羅子認為「提手」同時具備兩種功能,所以還是覺得把它獨立出來會比較好,我們先看看第一種「關節技」的用法:
我們把鏡頭轉到俯視角度,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完整的過程:
  1. 先用左手控制對手的手腕,當作支點,並且把對方的手臂拉直。
  2. 右手向對方的手肘拍下,由於槓桿作用的關係,這樣很可能會打斷對方的肘關節!至少,手肘反折到是很痛的!
這就是「提手」在「關節技」上的應用,這是比較單純但危險的用法!如果你只是想要制止對手,其實把對方的手轉一下,然後扭到背後押住就可以了,不用真的打傷對手。也因為太極拳自己會使用這種手法,所以在攻擊時並不喜歡把手完全伸直,以免被對方抓到這個空隙。

至於「提手」第二種「履」的用法,就是將對手拉近,以進行下一步的動作,在套路中接著的是「右靠」,不過也可能因為距離的關係,而變成「右肘」,示範如下:
在這裡只有將對手拉過來,並沒有後續的動作,至於後的續動作,我們放在下一篇「右靠」再談。

比對這兩段影片,我們會發現,如果對方出的是左手,就會演變成「關節技」,而出右手時就會演變成「履」,這正是「採」勁最重要的兩種變化!此外,應用「採」勁時,一定要「順勢而為」,如果勉強地做,往往會被對手識破而掙脫,因此「聽勁」「走化」的功夫必不可少!所以在練習「提手」時,除了遵照鄭曼青師祖的建議練習站樁外,也請花點精神,把它與前後招式的連貫動作練順暢,這樣才能掌握這一招的精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