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預約

【太極與氣養生班】第十四期報名
報名開跑,
2019年1月17日開課歡迎大家踴躍參加,一起來學習太極拳與氣功的奧秘,養生防身與健身!請點【報名連結】

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

甩手功

「站樁」是一個靜態的動作,練習的目的是感受全身重量的分配,並且調整儀態,以善用骨骼的支撐力。但是長時間保持固定的姿勢,可能會讓循環變慢造成身上的瘀積,或是受力不均衡而使得組織受傷。因此羅子並不主張站樁一次練太久,而是在幾分鐘的站樁之後,再加上動態的「甩手功」來活化全身的關節。

台灣最大力推動甩手功的老師當推梅門的李鳳山師父,我們可以參照梅門的網頁,不過羅子在這裡提到的「甩手功」是「站樁」的延伸,目的是在動態的狀況下體會身體各部份的運動力學,然後調整全身肌肉的彈性,讓它們能夠協同運作,最終達到「一動無有不動」的境界,所以雖然外形上與梅門的「平甩功」相似,但是內涵卻有相當的差異,希望各位朋友有所了解。

我們先來看一下示範的影片:


其實動作很簡單,以兩腿站樁為基礎,將兩手放鬆前後擺動,往前擺到大約與肩同高,往後大約擺到45度即可。當兩手在最低點時,我們的身體也站得最低;兩手在前後端時,我們站得略高些。要特別注意的是,「甩手功」的動力主來自於腰部,我們用腰部的特寫讓大家看得更清楚:
各位應該有注意到,在影片中顯示出骨盆翻動的動作,以及腰椎略為屈伸的動作。

我們在練習「甩手功」時,主要是依靠腰部背面的肌肉產生全身的動力,膝蓋只要配合骨盆的角度做屈伸的動作就好,不用出太大的力量,足以維持站姿也就夠了。兩隻手臂完全放鬆,僅靠身體上下起伏的動力,像盪鞦韆一樣自然地擺動,不要出一點力,否則可能在手上練出多餘的拙力。我們也可以配合【懸錘功】來練習,以確定脊椎是否有彈性,還有測試兩臂是否真的放鬆。

在練習中會感受到脊椎骨的所有骨節都有屈伸開合的感覺,背部肌肉會受到牽引,這些動作對於現代人是很重要的!因為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,往往只有站、坐、臥的姿勢,背部通常都直挺挺的,缺少脊椎骨的動作,長期下來會造成背部肌肉僵直、關節定向壓迫或背部循環不良的問題,因此抽空練練「甩手功」,帶動脊椎和週邊肌肉的活動,對於改善腰背的痠痛非常有幫助。

【內家拳經】中提到:「有不得機得勢處,其病必於腰腿求之」,指的就是腰椎、骨盆、大腿的動態協調能力,這三處的同步運動是走化的樞紐所在,至為重要!此外,這種手、腰、腿同步推動的動作,也是「發勁」的基礎,對太極拳有興趣鑽研的朋友也應該多練練,體會一下「一動無有不動」的感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