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預約

【太極與氣養生班】第十四期報名
報名開跑,
2019年1月17日開課歡迎大家踴躍參加,一起來學習太極拳與氣功的奧秘,養生防身與健身!請點【報名連結】

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

十三勢 挒

「挒」是一個非常罕見的字,雖然早從西漢就看到它的蹤影,不過當時它的字義似乎尚未穩定,只知道是指一個動作,但是確實的意思就需要上下文的幫助才能決定。經過一連串的演變,它的用法漸漸和「捩」字合併,而產生了「扭轉、轉折」的意思。在太極拳中,「挒」從旋轉開始定義:

「挒勁義何解?旋轉若飛輪,投物於其上,脫然擲丈尋。君不見漩渦,卷浪若螺紋,落葉墮其上,倏爾便沈淪。」

由這一段話可以看出,「挒」勁是以轉動為基礎,然後將轉動的力量用在「向內」或「向外」兩個方向,向外可以拋出物體,而向內則吸入物體。「向外」很容易理解,「向內」就很有問題了,因為漩渦是先有了吸力才產生轉動,並不是因為轉動才產生吸力,因此這句話有必要修正。要怎麼修正呢?羅子琢磨了很久,突然想到「波浪鼓」十分符合這個形象。

「波浪鼓」是在一根桿子上裝上一個雙面鼓,兩側用繩子各繫一個鼓槌,只要轉動桿子,鼓面就會翻轉,然後兩個小槌就會甩來甩去,敲擊兩面鼓皮。小槌自鼓面甩出時,就是「向外」的「挒」勁,小槌敲向鼓面時,就是「向內」的「挒」勁。小槌因為是用繩子繫在鼓上的,顯示這兩種動作都不需要橫向的支撐力,如果我們把桿子對比為身體、鼓對比為肩膀、繩子對比為手臂、而鼓槌對比為手或拳,就知道只要控製轉動的速度和力量,就可以讓手做出相同的動作,而手臂完全不用出力,可以向外挒,也可以向內挒。

向外的「挒」法主要用在「打擊技」,一般以「野馬分鬃」為代表招式,隨著身體順時針轉動,右手從左下方的胯前,向右斜上方掃,用手背甩擊對手的頸部。這種打擊技的特色是手臂完全放鬆,在轉動發力後僅用手臂的慣性打擊對手,手臂肌肉就不再額外出力了,這讓打擊用的手臂柔軟,使得反作用力不太會傳回身上,比較不會造成自身的內傷。

為了增強打擊的力道,有時會在「挒」式的尾巴加上回抽的動作,就像小朋友拿濕毛巾打來打去時,會把毛巾甩出去再抽回來一樣,被這種動作打到會非常痛!「單鞭」一式的右勾手應該就是表達這個形式,以「挒」勁把手甩出去,以腕背攻擊對手,手就呈現出彎曲如鉤的形狀,然後將手抽回來,就形成如軟鞭打擊的效果,因之名為「單鞭」。有些人將「單鞭」的勾手,說成是勾住對手的直拳做橫向走化的動作,雖然並無不可,不過實在非常牽強。

向內的「挒」法則用在「拋摔技」上,也就是在「野馬分鬃」後,如果對方離我比較近,沒辦法做有效的打擊時,就可能會繼續轉動,用右手勾住對手的頸背往我的右腰方向牽引,讓對手直接撲倒在地上,如果狀況配合得好,也可能造成對手在空中翻轉後摔落地上的結果。

參照【太極拳論】所說:「動之則分,靜之則合」,應該就是指「挒」勁造成的「向外開展」以及「向內收合」的效果,由此可見,「挒」勁在太極拳中應該無所不在,在練習套路時應該仔細體會;然而在定步推手練習時,橫向的「挒」勁很難發揮優勢,因此目前並不太受重視,但只要進入活步推手或散手的領域,「挒」式就會變成重要的運動模式,與「按」式並列為兩種主要打擊技,而與「採」式混合成為拋摔技,因此值得各位學習太極拳的朋友好好揣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